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组室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立形象,天津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打造校园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将促师生及校园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到教育工作中来,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使师生由行为的修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终凝聚成文化的力量,促进师生及学校的发展。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课程文化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依据和根本。课程文化体现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等之中。这里说的内在课程文化指的是隐性课程文化。隐性课程文化,一方面蕴含着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学风气、精神气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术探究、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创新性工作思路体现、教学风格形成,另一方面包含着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情操的养成以及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管理者的谋划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能力、学术能力、影响力、亲和力等等,也构成学校内在的课程文化。这些文化虽然是隐性的,但它们是学校教育水准的标志,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没有了千万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无论多么英明的**团体、多么扎实的硬件设施和多么的师资队伍都不可能使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较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古人云,天津校园文化设计方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